联合国今年已经组织3次气候变化谈判,下一次谈判定于今年10月在中国天津召开。
垃圾处理水平已成为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处理率普遍在30%以上。
可燃垃圾经过清扫工厂焚烧后,体积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如果将剩余的灰渣在灰溶融设施处理后体积还能减少二分之一。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专家科特龙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法国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正是在民众为垃圾分类的协助下,法国每年70%的废弃包装类垃圾都得到循环处理。但处理1吨垃圾的成本为5.8万日元(约合4526.48元人民币)。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有利于减少垃圾围城威胁,还能创造效益,因此民众对分类投放垃圾是支持的。
难怪,一位法国的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柏林城市清洁公司新闻发言人托马斯·克勒克纳介绍说,德国2005年就关闭了所有的垃圾填埋场,但即使如此,他们在未来40年中仍然要为处理柏林原有的3个垃圾填埋场花费4亿欧元。以力诺瑞特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正走在低碳元年的路上。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领军企业,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力诺瑞特充分发挥作为合资企业的优势,不断从德国引进国际先进的太阳能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技术,并积极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方面引领行业发展。气候恶化引发深思然而,就在中国低碳元年,中国和世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促进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努力打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至少就目前看,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由1993年时的6%起步,短短16年后即已突破50%的警戒线,更不用说,照此趋势顺延,未来能源安全势必面临更尖锐的挑战。
其中,力诺瑞特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完成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实现了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节能中的完美结合,并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会期间更是低碳风劲吹,政协一号提案着重讲了低碳问题,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大报告中也讲到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前,极端异常天气频频发生,环境恶化加剧,土地退化,农业减产,生态难民增加,温室效应引发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全球气温升高1度沙漠变桑田,2度1/3冰川融化,3度生态灾难,4度欧洲人大迁徙,5度加拿大北部出现了阔叶林,6度65%的物种要灭亡。
数据表明经济的增长方式还没有调整过来,能耗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是没有得到转变。哥本哈根在呼唤新能源,气候变化在呼唤新能源,低碳经济在呼唤新能源,科技革命在呼唤新能源,持续发展在呼唤新能源。从南半球风雪交加、罕见严寒,再到近日热浪席卷北半球,多国气温打破了历史纪录。因此,近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发展元年。
徐锭明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上明确指出。次日,力诺瑞特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太阳能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顺利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验收,开启了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时代,为太阳能在空调制冷、采暖、海水淡化、工业动力、农业烘干等领域的工程化、产业规模化奠定技术基础,也为低碳经济的早日实现做了铺垫。
这无不向世人宣示气候恶化已成不争的事实,人类已经不得不为过去破坏环境、毁灭地球的行径买单。在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危机的核心是能源。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缓解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方面被寄予厚望。7月21日,力诺瑞特低碳社区样本——— 低耗能馆全面开放,吹响了低碳未来的号角其中,力诺瑞特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完成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实现了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节能中的完美结合,并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有关人士说。
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领军企业,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力诺瑞特充分发挥作为合资企业的优势,不断从德国引进国际先进的太阳能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技术,并积极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地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从南半球风雪交加、罕见严寒,再到近日热浪席卷北半球,多国气温打破了历史纪录。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新能源不仅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还不失为一条节能减排的捷径。
次日,力诺瑞特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太阳能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顺利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验收,开启了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时代,为太阳能在空调制冷、采暖、海水淡化、工业动力、农业烘干等领域的工程化、产业规模化奠定技术基础,也为低碳经济的早日实现做了铺垫。全球气温升高1度沙漠变桑田,2度1/3冰川融化,3度生态灾难,4度欧洲人大迁徙,5度加拿大北部出现了阔叶林,6度65%的物种要灭亡。
哥本哈根在呼唤新能源,气候变化在呼唤新能源,低碳经济在呼唤新能源,科技革命在呼唤新能源,持续发展在呼唤新能源。因此,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由1993年时的6%起步,短短16年后即已突破50%的警戒线,更不用说,照此趋势顺延,未来能源安全势必面临更尖锐的挑战。这无不向世人宣示气候恶化已成不争的事实,人类已经不得不为过去破坏环境、毁灭地球的行径买单。从春天肆虐中国西南数月的空前干旱,到入夏以来大江南北一次次遭遇暴雨袭击,长江流域更是形成百年难遇的大洪水。
两会期间更是低碳风劲吹,政协一号提案着重讲了低碳问题,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大报告中也讲到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
因此,近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发展元年。因此,至少就目前看,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表明经济的增长方式还没有调整过来,能耗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是没有得到转变。徐锭明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上明确指出。
目前,极端异常天气频频发生,环境恶化加剧,土地退化,农业减产,生态难民增加,温室效应引发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7月21日,力诺瑞特低碳社区样本——— 低耗能馆全面开放,吹响了低碳未来的号角。以力诺瑞特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正走在低碳元年的路上。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危机的核心是能源。
太阳能被寄予厚望面对当前中国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恶化、能源危机,节能减排固然可行,但节流必须开源,开源才是治本之道。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促进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努力打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尽管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但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增加0.8%,而中国的目标是促其在年内下降4%,实际上,除钢铁、建材等行业能耗有所下降外,其他行业能耗指标都有所增加。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缓解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方面被寄予厚望。
气候恶化引发深思然而,就在中国低碳元年,中国和世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中国是一个能源贫瘠的国家,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其中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与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69%与5%,并且这些油气储量中的大部分处在深层、深海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沙漠、高山和高寒之地,开发利用难度很大